作為X86、ARM之外的芯片架構第三極,RISC-V正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國強勢崛起。
高通聯合谷歌開發RISC-V芯片
據報道,高通近日宣布,正與谷歌合作開發基于RISC-V架構的Snapdragon Wear芯片,這款新芯片將用于下一代Wear OS手表。高通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商業化基于RISC-V的可穿戴解決方案,而RISC-V Snapdragon Wear芯片據稱將實現“定制核心、低功耗、高性能”等智能手表必備的因素。
RISC-V(精簡指令集計算機)是一種開放的指令集架構,已成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新引擎,是全球第三大主流處理器架構,它的生態系統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。
根據RISC-V國際基金會數據,2022年會員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6%,累計在70個國家或地區擁有超過 3180名會員單位,包括高通、英特爾、谷歌、阿里平頭哥、華為、紫光展銳等眾多頭部芯片企業。截至2022年底,全球有數萬名工程師致力于RISC-V 計劃,基于RISC-V架構的處理器出貨量已超過了100億顆,RISC-V用12年時間走完了傳統指令集30年的發展歷程。
根據Semico Research的最新預測,到2025年,全球RISC-V CPU內核的出貨量累計將達到約800億顆(去年之時這一預測還是624億顆),年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14.9%,在全球CPU內核出貨量當中的占比將超過14%。
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則顯示,到2025年,RISC-V在IoT市場的市占率將達28%,在工業市場的市占率將達12%,在汽車市場的市占率將達10%。
這些上市公司透露RISC-V布局情況
全球首款RISC-V大小核處理器面市、全球首款RISC-V筆記本正式交付、全球首款開源萬兆RISC-V網絡交換機亮相、RISC-V融合服務器全球首發、平頭哥推出首個RISC-V AI平臺......
近段時間,RISC-V產業鏈不斷取得新突破。作為X86、ARM之外的芯片架構第三極,RISC-V正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國強勢崛起。
證券時報·數據寶統計,A股市場上,布局RISC-V領域的上市公司并不多。
樂鑫科技表示,物聯網產品ESP32-P4由高性能雙核RISC-V處理器驅動,擁有AI指令擴展、先進的內存子系統,并集成高速外設,充分滿足下一代嵌入式應用對人機界面支持、邊緣計算能力和IO連接特性等方面提出的更高需求。
潤和軟件率先完成了包括ARM、LoongArch、RISC-V三大主流架構14款芯片的適配,對豐富OpenHarmony芯片生態起到引領和推動作用。
國芯科技正在開發RISC-V CPU內核系列,目前正在規劃和研究將AI引擎加入到RISC-V CPU內核中。
全志科技基于RISC-V架構內核開發的芯片產品已經實現量產。公司將圍繞智慧城市、智能汽車、智能商顯、智能家電、智能辦公等多個領域市場進行推廣。
億通科技旗下子公司研發的超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,具有雙核RISC-V應用處理器,可支持圖形、UI操作等高負載計算。
兩路資金出手這些概念股
二級市場表現來看,截至10月18日收盤,RISC-V概念股10月以來平均上漲2.53%。好上好、潤和軟件(300339)、中國移動、中國電信、飛利信(300287)等漲幅排在前五位。收盤價與年內高點相比,國芯科技、富瀚微(300613)、紫光國微(002049)、北京君正(300223)、全志科技(300458)、中微半導、樂鑫科技(688018)等回撤幅度超30%。
資金流向來看,10月以來,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,北上資金增持超億元的有4股,分別是兆易創新(603986)、中國聯通(600050)、北京君正、潤和軟件。區間內融資凈買入超億元的僅潤和軟件、紫光國微。
從業績增長潛力來看,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,今明兩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20%的概念股有5只,分別是國芯科技、中科藍訊、樂鑫科技、中科軟、紫光國微。
機構預測凈利潤增速均值最高的是國芯科技,達到84.29%。東海證券研報顯示,目前我國國產車規MCU(微控制單元)領域市占率不足5%,國芯科技車規MCU加速放量,有望成為國內領軍者,國產替代空間巨大;同時公司云安全芯片自主可控需求強烈,公司RAID存儲控制芯片打破博通壟斷實現國產從0到1突破,未來增長潛力較大。
聲明: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,股市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
校對:蘇煥文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